什麼是道教
什麼是道教?
道教是中國唯一土生土長的宗教,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和中國文化一起成長的宗教,因它深入於中國人的日常生活習俗之中,讓人對它感覺既陌生又熟悉。
它傳承黃帝與老子謙虛謹慎、胸懷寬廣的精神,崇尚自然,以清靜無為而達天人合一,不干涉萬事萬物,任自然發展生存,順勢利導,若有所成就,不獨佔為己有,進必兼善天下,退則明哲保身,勸人少慾息爭,符合人們熱愛和平,嚮往自由的美好願望。
道教以中國古代敬天地、禮祀祖先的原始宗教信仰和春秋戰國時期的道家學說、神仙信仰為根基,並吸取中國傳統道德觀念以及民間宗教習俗,而形成的宗教體系。其教義思想體系,內容十分豐富,以“人”為根本,指導人與人之間如何和平相處,怎樣融合於社會,對於穩定社會,有著積極的作用。
在長期發展過程中,道教對中國的哲學、文學、藝術、醫藥、科技等都產生深遠的影響。道教主張「尊天法祖,利物濟世」,以『生』為貴,注重樂生養生,追求長生久視,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,極其高雅,通俗,滲透到了中國普通民眾的生活中,對中國的社會習俗乃至民族心理等都產生深遠的影響。其最主要特徵是具有現實主義的宗教精神,即其宗教信仰的主旨是直接服務於現實的人生,而不是去追求遠離現實的虛幻理想。